試閱 1 / 2

內在女性覺醒

第一章 被壓制的女性

問:在哪些面向上你是「被壓制的女性」,這又如何影響了你?

我天生就有很強的獨立意識,厭惡人們——尤其是男人——將他們的意志或觀點強加於我。我隨自己的意志而行,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體驗,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說,我與自身的男性能量有著頗為緊密的連結。

而在當時那年代,這卻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因為社會為女性明確設立了各種規範與準則,並要求女性將其作為生活的準繩。少女時期,女性便在社會與家庭的薰陶下,為嫁作人妻、成為人母做準備,「追求精神自由、放棄家庭生活」會成為一個被社會拋棄與排斥的人。

十八歲時,年輕的我與一位較年長、精神極其自由的男性一起踏上旅途。在他身邊我感到很開心,我們並沒有結婚,也不打算結婚,我們過著自由、充滿冒險色彩的生活,在他身邊,我絲毫不覺得拘束。我心中充滿了熱忱與激情,對於社會上的不公及女性的不平等有著強烈意見,我探索著成長,也時時從師於在各處遇到的靈性老師。那時,我已經是一個「被壓制的女性」,因為我沒有選擇那個時代的「既定之路」。

一段時間後,我與一個比我年輕的男性建立了親密關係,就更成了社會眼中的「放蕩女人」。我並非像《聖經》所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妓女,而是與不止一個男人有著親密關係(有的還是同時)。與同一個人建立親密穩固的連結,我對此心存懷疑,我害怕會因此而失去自己的獨立性,我想要一直保持自由。我曾經擁有的親密關係都非常強烈且充滿冒險感,缺乏穩定性與家庭生活的色彩。

遇到約書亞時,我追求自由的精神遇到了挑戰。在他之內,我看到一個能量極其精微的老靈魂,不僅如此,我還發現他就是男性能量得以平衡的傑出榜樣。他,以及他所代表的能量深深地觸動了我,他擁有僅憑眼睛、聲音和自身能量就能觸動他人的能力,因為他的存在,我看到了自己以前從未見過的內在黑暗面,我開始認識到,我對於自由獨立的渴望同時也是一種逃避,逃避與他人接近,害怕受傷害。我在自己周圍建起防禦牆,這帶給我「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感覺。然而,約書亞的靈性深度與智慧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決定要直視自己內在的黑暗面,不再否認心中的恐懼。

我與約書亞相愛了, 這永遠地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全心全意地、忠誠地伴隨著他,不過這種忠誠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屈服或盲從。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內在那充滿智慧與慈悲的宇宙火焰,我願意為它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為此,我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因為我再也不能愚弄自己說自己是自由且無拘無束的。我是他的親密愛人,這對我來說意味著,我與他在個人層面上緊密地連在一起,作為生活在地球實相中的女性,我深愛著他,想要照顧他,保護他遠離危險。

他去世後,我感覺自己也被擊垮。我空虛憔悴、身心俱疲,不想再活下去。那時我不得不督促自己,我必須重新建構自己的生活,而且我的內在也攜帶著約書亞所傳播的光。他所傳播的愛與慈悲能量並非他所獨有,而是來自於某一充滿光與智慧的宇宙源頭。約書亞與這一宇宙光場有著緊密的連結,而且他也啟動身邊人——那些對此持開放態度的人——與之的連結。我必須學著加強自己與這一光場的連結,進而不再依賴約書亞的肉身陪伴。這過程異常艱難且沉重,因失去摯愛之人而哀痛、悲傷是人們的自然反應。在地球生活中,對於生活伴侶而言,常伴左右是不可或缺的,當時,我備感孤獨與絕望。儘管如此,最終我還是找回了自身的力量,並帶著臣服與信任的意識覺知度過了人生的最後階段。

在這一階段,我自己也成為了導師。因著自身的種種經歷,我於內在對那充滿智慧的宇宙源頭敞開了自己,它不僅帶給我安慰,他人也能從中受益。我將自己的感受與洞見寫下來,並將它們分享給少數「有耳能聽」的人。那一時期,我只能暗中進行靈性修習,隱蔽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洞見,也因此,我再一次地成為「被壓制的女性」——首次「被壓制」是我年輕的時候,那時我不肯受縛於婚姻;第二次「被壓制」則是因相悖於既有宗教體系的新靈修方式。

「被壓制」對我產生了深重的影響,社會的拒絕與排斥會影響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即便此人既堅強又獨立,也可能會於內心深處產生懷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怪異」,是否真的不如他人。出於自我保護,我有時會表現得相當強硬或高傲,我對社會道義頗有微詞,認為它既懦弱又偽善;然而,我的內在深處,卻蟄伏著被拒之痛。遇到約書亞、並開始認真覺察這些內在過程之後,我漸漸地不再關注與介意來自社會的評判。當我作為一位中年女性,隻身四處演講之時,來自當權體制的惱怒已經影響不了我,我不再受其制約,不再自我懷疑,我已經能夠接納自己,依循自己的真實本性而行。

問:如今,女性的權益遠大於你所生活的那個時期,而且,人們對於「作為女性該如何」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在較為進步的社會中,女性能量與男性能量的地位是平等的,那麼,現在還依然存在著「被壓制的女性」嗎?

和我生活的那一時期相比,確實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女性更有自由決定自己想要如何生活、是否結婚、是否生子、是否工作。這一巨大成就對人類的整體進步產生了深重的影響,儘管無論在社會或政治層面上,女性都能夠在很大範圍內彰顯自我,但是,許多女性依然持續與內在的痛苦或創傷鬥爭,這些傷痛阻礙了她們在生活中真正獲得充實。如今,表面上的阻礙日漸減少,她們開始遇到內在的阻礙,這些障礙僅能藉由內在之路來移除。

這些內在障礙與內在深處的無價值感有著密切關係,導致此無價值感的原因之一便是長久以來女性所受到的壓制,至今每個女性依然受其影響,儘管有些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正如生理層面上的基因,也存在著能量層面上的基因。你們出生在遠比你們古老的文化與社會環境中,而且在這樣的能量氛圍中長大;此外,諸多前世中,你們也曾生活在男女極不平等的地方與時代,不僅如此,你們還分別作為男性與女性,從兩個不同的面向體驗到這一點。就是說,你們身上浸透了來自過去的能量,而與此同時,作為靈魂,你們來這裡又是為了傳播新能量,你們之內那「被壓制的女性」便是若干世紀以來不可以展現自己,在性、創造性與靈性等領域必須隱藏自身力量與獨創性的女性。

這些精神與情緒上的壓制與摧殘所導致的後果是,時至今日,女性依然缺乏自我意識,對她們來說,運用自身的男性能量依然是禁忌。女性在占據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接受而非給予、說「不」、為自己挺身而出等方面感到缺乏自信。男性能量設定界線、以自我為本位、敢於特立獨行……女性需要這一能量以獲得平衡,成為自己人生的創造者。

問:就是說,女性需要男性能量來療癒自身的內在創傷?這聽起來有些吊詭(因為女性正是受到了男性的壓制)。

是的。為了看清這一點,至關重要的是,必須意識到每個人在本質上既擁有男性能量,也有女性能量。比如,在肉身層面上你是一位女性,這也影響了你的思維與行為方式;然而,在本質層面上你是一個靈魂,靈魂可以選擇是輪迴為男性或女性。靈魂本身是自由的,在體驗與實踐過程中,既運用男性能量,亦運用女性能量;讓人們相信男性只擁有男性能量、女性只擁有女性能量,其實是一種壓制,如果人們真的相信這一點,就相當於將自己「截肢」,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若干世紀以來,女性被迫認同於自己的女性身分,而用於定義「女性身分」的詞彙則往往是「伴侶」和「母親」,而且還與「不理智」「情緒化」等特性——與「理智」和「意志堅強」等男性品質恰恰相反——聯繫在一起。不僅如此,男性也被迫穿上了束身衣,他們必須做一個「真男人」,壓抑自身的情緒、關閉心扉,在某些領域中——很多情況下,甚至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領域——做出斐然的成績。

對「男性品質」與「女性品質」的片面定義,並迫使人們去扮演這樣的角色,無論在男性還是女性身上,都造成了內在的創傷。因此,倘若我說,對於女性而言,擁抱自身的男性能量是至關重要的,我的意思其實是女性要與自己的靈魂建立更緊密的連結。靈魂同時擁有這兩種能量,而且,為了能夠在地球上全然彰顯自己,這兩種能量都是不可或缺的。她們必須將自己從有限的定義與角色中解放出來,全然擁抱自己靈魂的個體性。

同樣地,男性則需要女性能量以於內在療癒自己的情緒創傷。只有他們真正覺得接納自身的感受與同理心——亦即自身的女性能量——本就無可厚非,才能重新敞開心扉。和女性一樣,男性也被阻礙與自己的靈魂建立連結,事實上,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酷的壓制就是對靈魂的壓制,而靈魂本是地球人格的原點,是男性與女性的源頭,是可以探索一切的自由個體,是超越世間一切權力與力量的神聖出發點。

地球實相中的掌權者不愛靈魂。與自己的靈魂建立連結的人,會遵從自己的意願,且堅如磐石,恐懼——比如對被社會排斥的恐懼、對肉身死亡的恐懼——對他們的影響也變得越來越小。他們掙脫外在權威的束縛,聆聽內在的聲音。這對於建基於權力與掌控的權威而言具有相當大的破壞性,宗教權威、社會權威及在婚姻、家庭、教育、科學等領域中權力的行使,都是借助被壓制的人的恐懼而進行的。如果此人從恐懼中解放出來,重新找到通往靈魂之路,掌權者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掌權者直覺地意識到這一點,因此他們一直都在摧毀他們想要統治的人的自我認知。如果一個人能夠破壞人們的自我認知,削弱人們的自信,相對而言,他很快就能夠掌控這些人;而與靈魂的連結則會幫助人們衝破虛假的自我認知,無論男性與女性都是如此。

問:也就是說,還存在著「被壓制的男性」? 確實如此。因著你們身處其中、建基於權力與壓制的體系,男性在情緒層面上也同樣備受創傷。

年少時期,一些特質在男孩身上就遭到了禁止,比如展示自身的脆弱、表述自己的感受、哭泣、顯露情緒、沒有表現自己或在某些方面出類拔萃的願望等;而如果女孩這樣做的話,卻被視為是非常自然、天經地義的。

長期以來,男性在從心而行方面備受打擊,迄今,這種打擊並未完全消失。心被看作是「感性」的根源,頭腦則被看作是「理性」的基座,一個「真正的男人」不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也不會衝動行事或多愁善感,而是跟隨自己的頭腦,理智地思考,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就是社會樹立的傳統男性形象,從中你可以看出,心首先被以「感性」為由取消資格,接下來,又將其與「男性最好遠離」的女性能量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也就是說,先設置限制性的定義,然後,再將這些定義灌輸給男性或女性,使他們不僅依之行事,還認為自己根本無法超越這些定義所設定的框架——「女性本來就比男性情緒化,因此更加不可捉摸,更加衝動任性。」及「男性生性理智,因此更加善於思考,並做出決定。」

事實上,讓頭腦與心互相對立,這本身就是不對的。頭腦確實是思維的基座,但是,心是愛與慈悲的基座,愛與慈悲並非情緒上的衝動,而是某種形式的亙古智慧。一顆進化的心根本不是難以捉摸、多愁善感或衝動任性的;它堅不可摧,能夠抵達頭腦根本無法理解的真相,心是通往靈魂的門戶。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在人類漫漫歷史長河中,對心的定義已經如此扭曲了嗎?

男性集體能量所遭受的創傷位於心,女性創傷則在腹部,她們被奪去自信,難以為自己挺身而出、占據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就這一點而言,男性的能力相對較強,然而,他們感到難以敞開心靈、讓感受流動,這對他們來說幾乎是「違背天性」之事,這是「禁區」,因為展露情緒會使人顯得脆弱,被他人欺負。在男性意識中存在著一個觀念,亦即,人與人之間,尤其是男性之間,永遠存在著爭戰,你自始至終都得競爭,都要表現出「人生就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且在必要之時完全能夠保護自己」的樣子。此防衛意識阻礙了你與他人建立真正的連結,想要建立這樣的連結,就要先推倒這道防禦牆,只有展示出自己的人性、心中的疑問與猶疑,才能真正地與對方連接;只有投入其中,允許自己被觸動,才能夠與他人進行真正的溝通。亦即,想要與對方建立真正的連結,就要先放下掌控,然而,男性對此心有障礙,因為他們受到的薰陶恰恰是:具有掌控力的男人才是優秀、具吸引力、令人羨慕的男人,允許自己的心被觸動,具有極大的風險性。

此思想所導致的苦果是:「成功,受歡迎」的男性往往與「心扉緊閉」聯繫在一起。人們覺得關閉心扉會使自己變得強大與安全,而為此所付出的代價則是,缺乏感受、沒有一點活潑生氣,而且缺少親密的溝通,生命再也無法藉由感受、靈感與直覺自發地流經你,因為你的頭腦擋在中間,設置障礙。你的頭腦試圖掌控一切,一直這樣下去的話,最終,你都無須再壓抑自己的感受,因為你已經沒有感受。而且以這種方式鎖上心扉,亦可能會疏離生命本身,對其感到陌生。

「無感」並非小問題,這其實說明你與自己的靈魂缺乏連結,這對那些認同於自己的頭腦、試圖藉由邏輯思維來掌控人生的男性更是一種威脅,他們於內在感到孤獨,缺乏與自己、與他人的接觸與溝通。如果一個人長期缺乏靈魂的滋育與啟迪,其言行舉止就會越來越像一個「沒有靈魂的人」。

問:你的意思是,如今遍布世界的暴力行為,比如戰爭、對女性的壓制、對自然的破壞等,是因為男性的「封閉之心」?

是的,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如此。與靈魂缺乏連結的話,男性會因此而傾向於暴力,女性則是無力感。當然並非總是這樣,而是往往如此。

大規模的戰爭、殘酷的暴力、慈悲與同理心的缺乏、深刻的恨、激烈的紛爭……這些往往源自於「封閉之心」。爭鬥心、不信任及缺乏溝通很容易導致攻擊性,而以心靈為出發點的話,則會創造完全不同的局面。不過,首先你要認識到,心是智慧的源泉,它在對立的雙方之間築起橋梁,而基於「恐懼」與「控制欲」的頭腦並不是智慧。最終,人類只有借助來自心靈的智慧與靈感才能解決地球上的各種重大問題。

問:也因此,男性必須要重新敞開心靈,女性則必須重新拿回自己的力量?

是的,這也會使男性與女性在個人生活中獲得幸福。接納自身女性能量的男性會成為更有自我覺知、充滿愛、強而有力的男性;而接納自身男性能量的女性同樣也會成為更有自我覺知、充滿愛、強而有力的女性。兩性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加深入、更加充滿喜悅,這時,雙方之間的愛才是真正的「靈魂對靈魂」的愛。由此,人們能夠放下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彰顯其內心的聲音。只有靈魂進入人類的內在感受層面,才會有真正的改變發生:個人生活、與他人的關係,以及社會和集體關係上的改變。

 

第二章 受傷的女性

問:我開始接收你帶來的訊息時,你最先討論的就是女性的「腹部創傷」。你為我們大致描述了女性的能量場,並指出許多女性都沒有足夠地「安駐腹部」,感到難以運用自身的力量。許多關注靈性與內在成長的女性往往更傾向於打開更高的幾個脈輪,由此而變得更加敏感,更具同理心。

然而,你認為,如果腹部有「空洞」的話,這樣做會導致失衡與「過度給予」,該「空洞」意味著缺乏堅實的根基,尚未做到腳踏實地地生活,無法全然地與自己同在。你能進一步解釋一下嗎?

我透過你帶給大家的訊息,其受眾主要是那些關注內在療癒之路的女性,那些對內在成長與內在啟迪感興趣、想要解除舊有重負的女性。她們都是哪些人呢?她們有如下的特點:

•她們正在經歷從自我到心靈的意識轉變,她們不想繼續在恐懼的驅動下生活,不想繼續強迫自己去迎合社會。做抉擇時,她們想要依循內在的指南針——內心的聲音,而與此同時,因著內心深處對自身智慧與力量的懷疑與不確定,她們又感到矛盾不已。

•她們對「感受」有深刻的體驗,她們敞開了心靈,藉由熱忱與靈感來探索人生的意義。她們對靈魂之次元,對超越其地球人格的能量持開放的態度。她們充滿了靈性。

•她們當中許多人天生直覺很強,具有超感知能力,以及強烈的同理心。她們藉由形形色色的方式感受到,自己想要幫助或輔導他人,想要擊破舊有僵化的思維與感受方式。

•她們所不得不面對的恐懼、懷疑及某一深刻的能量創傷,與靈魂所經受的創傷有關,她們有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真實本質,並因此而被粗暴拒絕的體驗。「被拒」不僅對她們個人產生了深重的影響,也嚴重地影響了她們內在的某些女性品質。她們中的許多人在前世中曾運用自己所擁有的直覺天賦,卻因此而受到審判,被判為「女巫」,或者被認定為「怪異」甚至「精神不正常」之人。此外,在與男性的關係中,女性若表現得過於強大與熱情,也是不受歡迎的,這些女性與既有體系總有些不合拍,很容易就被看作是「野性」與「難對付」的,並因此而遭到評判。依循自己的意願而行,具有獨創性,這樣的人得不到欣賞,女性更是如此。另外,在「性」方面上所遭受的屈辱與被剝奪的力量也在她們—以及所有女性—之內造成了痛苦與無力感。所有這一切導致了她們腹部的創傷。

•這一創傷所表現的症狀有:不夠接地、缺乏力量與獨立性、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感受、容易與周遭能量融混在一起、容易退回較高的幾個脈輪,以及感到難以設定界線、為自己挺身而出。許多高度敏感的女性對較高的心靈能量——愛、寬容、和諧與合一感—感到自在,卻往往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為了回避衝突,她們忽略或遮罩了自身那些非常人性的需求與界線,她們往往施受不平衡,在關係與工作中施遠大於受。一個人若不能堅定地立足於自己的中心——腹部中心,就無法很好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這些女性的意識覺知中缺乏堅實的錨,她們雖擁有許多天賦與才能,卻長期缺乏自愛。此創傷的核心在於——她們相信本然的自己並不值得被愛、被尊重。

 

第五章 療癒女性創傷的三步驟

問:前面幾章我們討論了男性能量與女性能量的不同形式,其光明與陰暗的面向均有涉及。顯然,這兩種能量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需要將它們提升到更高的層面,以達到兩性能量的平衡。現在,我想知道該如何療癒女性能量的創傷,這一彰顯為腹部能量空洞的創傷。

女性療癒的內在之旅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認知與直視自身的陰影。每個女性都於內在擁有「不滿足的、有毒的母親」痕跡,這樣的母親因內在的空洞而緊抓住男性能量不放,具有強烈的占有欲與控制欲。有意識地於內在洞察此陰影,並帶著愛與理解將其轉化成真正的自愛,此乃必須之舉,後面我會詳細討論這一點。

第二步是於內在啟動基於心靈的男性能量,並運用這一能量來守護自己的界線,以使「獨立的自己」成長壯大。內在的男性能量能夠助你占據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信任自身的品質與才能。

通往療癒的第三個步驟則是以自我覺知與獨立性為基礎,彰顯更高的女性心靈能量。如果腹部的空洞被自愛與自我認知——對自己的模式與陷阱的洞見——所填滿,與靈魂的連結就會盛放,你則能夠真正地在靈感指引下與這個世界分享自己的天賦和才能,那時你就是完整的。以下,逐一討論這三個步驟。  第一步:認知女性內在的陰影

對於女性而言,認知自身的陰影並非易事,因為女性往往「認為」自己是遵從美德行事,儘管她們的行為其實完全違背了自身的本性,正因如此,她們一直無法看到自己的陰影。比如,她們認為善良賢慧、樂於助人、富於同理心、符合社會要求、具有親和力、善於安撫他人等都是美德,而自私、倔強、不順從、不守禮節、不隨主流都是缺點,自小到大,她們或明或暗地被灌輸了諸如此類的觀念與定義。在許多女性心中,憤怒、盡歡、叛逆等行為依舊是禁忌,女性常常不得不忍氣吞聲,以扮演那善良賢慧、舉止得體的角色,她們言不由衷,嘴上說「好的」,內心的感受卻是「不好」,因為害怕被看作是「壞女人」,害怕被譴責,她們刻意扮演著有違本性的角色。

就諸多女性的自我形象而言,在她們「應有的感受」與「真正的感受」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鴻溝,她們往往將自己的真實感受隱藏起來,甚至不讓自己看到。不過,這種情形是無法永遠維持下去的,因不斷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挫折感與憤怒逐漸於內在積累起來,爆發則是遲早的事。那時,那個溫柔賢慧、善解人意的女性忽然變成了「悍婦」「潑婦」;另一個可能性則是,被壓抑之火由身體吸收,陷入生病、憂鬱或身心俱疲的狀態。

男性則與此不同。男性的陰影往往以人們認為「錯誤」的方式表達自己:攻擊性、專制、無情、暴力。在這一點上,男性與女性意見一致,都認為這是不好的品質。就此而言,男性自我意識很強的男性比女性自我意識很強的女性更容易看到自身的陰影,男性能量的陰影比較容易覺察,視而不見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女性能量的陰影則較為難以捉摸,比較隱蔽與間接。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於女性而言,分清「適應社會的自己」與「真正的自己」是如此地至關重要。

從靈性角度看,女性在尚未深切體會是否適合自己的情況下,並不全盤照收外在世界對「好」與「壞」的定義,這是極其重要的。相較於強迫自己去滿足社會上的各種要求,更有益於內在平衡的,則是允許與接納自身的真實情緒,並認真覺察自己對某事或某人的真正想法,允許自己有憤怒,接納自身的不滿足感、逆反心理、強烈的渴望及憂傷和恐懼,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更好地認知自己。你無需努力去做一個「好人」,你本性良善,不過這本性上的「良善」並非你們許多人所以為的那樣是一個「秩序完美的花園」。

在你們「本我」的花園中,時有暴風驟雨,亦會風煙俱靜,有時陽光明媚,有時則連日陰雨綿綿,正如大自然一樣,並不總是整潔優雅與可以預測的。你的「本我」是活生生的,充滿了活力。如果你能夠將自己內在生命的動態變化,將自己所有的感受與情緒都看作是好的、自然的,就會放鬆對其的掌控,你的內在花園也會因此而立刻受益。這一花園有著自己的法則與韻律,知道如何維持自身的平衡,靈性成長的藝術在於理解與尊重這些法則與韻律。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獨特本質。

尊重自己的本性,愛自己,這使你能夠放下自我抗爭,由此,你會自然而然地變得更加快樂,更加安然無慮,彷彿一個沉重的負擔已從身上滑落,「真正的自己」與「滿足他人期待的自己」之間的鴻溝也會消失不再。他人是否喜歡「本真的你」是他們自己的事,而不再是你所關注的焦點,這是極其令人解脫的一步,你無需再強迫自己竭盡全力去成為並非自己的那個人。

 

第七章 療癒男性創傷的三步驟

問:敞開心扉的話,男性也更能在靈魂層面上與子女建立連結。對於「為人父」而言,彰顯更高的男性能量,其意義何在?

意義深廣!母親在撫養子女方面長期扮演著主導性的角色,父親陪伴子女的時間相對比較少,抑或常常以權威及命令的方式與子女共處,這兩種情況都缺乏與子女靈魂層面上的連結,其結果是,不僅子女因此而受苦,父親也失去了借助子女之獨特品質來轉化自己,對新意識敞開心靈的機會。

子女也一直是父母的老師,他們在人生初期需要父母,年幼的他們在身體與情感層面上的依賴性,必須得到誠正的對待。母親扮演著照顧與呵護子女的角色,她看到子女的脆弱,想要保護他/她,使其安全地成長;父親也擁有呵護與保護子女的能量,不過相較於母親而言,其與子女之間的距離更大一些,也正是因此,他在幫助子女變得成熟這一點上,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藉由偶爾任子女跌倒,讓其自己去面對,並發揮運用自身的能力與力量,父性能量更能激發子女的獨立性,這種愛對子女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這使他或她變得更有自信。想要帶給子女這樣的父愛,首先要與子女建立情感層面上的連結,以自己的既有觀念為出發點來強迫或命令子女,乃是忽視與否定子女自身的獨特性,阻礙他或她做真正的自己。

close
貨到通知